“冰雪運動是高風險運動,運動員發生損傷概率較高,及時、科學、有效的醫療救治是冬奧會成功舉辦的有力保障?!?/span>
國際奧委會的數據顯示,冬奧會雪上項目運動員的受傷概率較高,約為10%-14%。
為更好的提供和保障及時、科學、有效的醫療救治,本屆北京冬奧會在北京賽區和延慶賽區共設置了88個醫療站,提供現場醫療救治以及傷病員分流轉運工作。北京市還建成了1500平方米北京冬奧村綜合診所和1658平方米延慶冬奧村綜合診所,隨時滿足每天16個小時基本門診和24小時緊急救治需求,保障賽時門診、急診、康復轉院等醫療救治工作。
▲圖源: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 從17家定點醫院和2家院前急救機構選拔了醫療骨干1300名負責場館的醫療保障服務,并配備了457名院級后備力量。
? 選拔2100余名醫療骨干入駐賽事定點醫院,以提供及時高效的醫療服務。
? 從12家三級醫院抽選120名醫護人員組建市級后備隊,配備場館救護車74輛,其中負壓救護車54輛。
? 北京市還配備了60名市級專家、10名院士給予高水平技術支持。
此外,精準、科學的防疫措施,以及生物氣溶膠新冠病毒核酸監測系統、5G救護車、智能應急方艙等高科技設備助力,給疫情之下的冬奧會增添了有力保障,展示了“大國醫療”的中國力量和中國自信。
01
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王建輝介紹,北京市衛健委協同北京市冬奧組委,將涉冬奧傷病員分為新冠肺炎確診與疑似患者、閉環內發熱癥狀患者、閉環內其他傷病員、閉環外發熱癥狀患者、閉環外其他傷病員等五類。
同時,調整優化定點醫院收治任務,18家定點醫院制定了“一院一策”醫療保障方案,實施精準分類收治,避免不同風險傷病員流線交叉。
當前,冬奧會已建立起各場館醫療站(以急救為主)-奧運村綜合診所(非緊急全科和??圃\療,以及部分急救)-定點醫院(重傷重癥和康復治療)的醫療服務體系。
北京冬奧組委首還制定了分區域治療方案,針對發熱與普通病癥劃分為綠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個不同區域,并實行分區就醫。
為保障后續的醫療服務,冬奧組委與北京市、河北省的41所醫院和急救中心簽約,將其作為冬奧會定點醫院,制定了“一院一策”醫療保障方案,并根據賽事特征進行配置。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慶醫院將1.2萬平方米獨立病房樓改建為冬奧醫療中心,設置72張病床,配套CT和核磁等設備、手術室、核酸采樣、發熱門診。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騰退了104張病床改造成為冬奧專區,建成無縫冬奧綠色通道和診療閉環圈。
? 派出2架H155救援型直升機、2架H135醫療型直升機和66名航空醫療保障人員承擔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云頂場館群、古楊樹場館群的航空醫療救援保障任務。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等調整了院內布局,設置了病房專區,配備了專用CT、核磁等設備,建設了負壓雜交手術室,為冬奧醫療救治提供有力保障。
……
▲圖源:中日友好醫院
據冬奧組委公布的信息,冰球運動可能傷及牙齒,選派北京的口腔醫院作為主責單位,高山滑雪容易發生骨折和多發部位的損傷,則以運動性創傷見長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科見長的北京積水潭醫院作為場館保障醫院。
與以往不同,北京冬奧會醫療保障是一次兼顧疫情防控的全閉環式保障,每個診療過程環環相扣。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冬奧組委首席醫療官周建新告訴媒體:“對于醫療保障團隊來說,讓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們健康、安全地在北京,在中國享受冰雪運動的歡樂,享受奧林匹克的歡樂,是我們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愿望,為了實現這個愿望,我們一定全力以赴,向世界展示中國風采?!?/span>
02
實際上,冬奧會所涉及的急救、醫、藥等各個環節都離不開數字化支撐。醫療數字化,在保障醫療救治服務更精準、高效、成體系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好醫生查詢冬奧組委招標采購的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醫療管理系統的招標文件發現,所采購的系統覆蓋冬奧會與冬殘奧會的所有競賽和非競賽場館的醫療站,三個奧運村的綜合診所,賽會定點醫院、轉診醫院,提供就診管理、病歷管理、藥品管理、公共衛生信息、匯總統計、系統設置、權限分配和移動端應用等醫療管理服務。
如果將冬奧會相關醫療機構看作醫聯體,那么,醫療管理系統則起到了醫聯體內信息互聯互通、管理一體化等作用。
比如,北京交通大學聯合知名醫院的專家,聚焦5G、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構建起一套智能診療體系,可以實現危重傷病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以針對“場館坍塌”“踩踏”“火災”等冬奧賽事中18種主要應急醫學保障場景通過計算建模,科學確定關鍵傷情,提高醫護人員對于危重傷病員的綜合管理能力。
▲圖源:攝圖網
值得關注的還有賽場設置的智能應急方艙與5G救護車。其中,智能應急方艙大約20平方米大小,具備凍傷產熱復溫、頜面創傷CT掃描等功能。而5G救護車則可以實現上車即“入院”,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診療的同時,遠程醫療平臺可以將其超聲圖像和生命體征數據,實時傳輸到指揮廳內及相應的接診醫院,助力院內專家「云端會診」、遠程指導急救工作。
為全面完善醫療數字化保障,此次北京冬奧會在各賽區開通3000多個5G基站,布置超密集異構網絡架構。
在冬奧會現場,高科技有多重要?作為冬奧會開幕式和閉幕式場地,鳥巢建筑面積為25.8萬平方米,不僅空間大還是環形多層結構,身在其中容易失去方向。當現場有救援發生時,如何精準定位救治地點并快速抵達?除了每天需步行2萬步熟悉場館設施,本次冬奧會開幕式主場館國家體育場醫療官、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凌蘭告訴媒體:“高科技幫助我們建立了一個3D立體鳥巢模型,在這個模型上有場地內所有醫療元素,憑著這張3D地圖,就可以總攬全局,指揮的時候也會更加清晰?!?/span>
03
高山滑雪作為冰雪項目中最具觀賞性也最具挑戰性的比賽之一,分為競技和競速兩部分,據歷屆冬奧會統計,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受傷的比例為15%-30%,其中重傷超過1%。而黃金救治時間僅為4分鐘。因此,需要高度專業的醫療保障服務。
國際滑雪聯合會要求,一旦運動員受傷,滑雪醫生必須在4分鐘內趕到出事地點,對運動員進行施救。但考慮到其他運動員還需要比賽,實際上滑雪醫生要在1分多鐘就要趕到現場。
按高山滑雪賽場的救援計劃,競技、競速賽道每隔三四百米設置賽道醫療站(FOP),每個賽道醫療站配備2名滑雪醫生和4名救援隊員。
傷情發生后,裁判立即停止比賽,滑雪醫生需背負15公斤重的救援包,依靠嫻熟的、接近專業水準的滑雪技能,在4分鐘內到達運動員身邊,并在嚴寒環境下對傷員進行初步救治。這對于閱片、看報告、拿手術刀的醫生來說,無疑是一項巨大挑戰。
“滑雪急救過去在我們國家是空白的,但通過這次冬奧會,我們醫務人員對滑雪損傷的救治就更加了解?!北本┐髮W第三醫院延慶醫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創傷中心主任周方說。
中國第一代滑雪醫療保障隊從2018年開始籌備,經過了4個雪季的訓練,在雪上訓練超150天。這支由40多名醫療技術過硬又具備豐富滑雪經驗的醫生,是“醫生中最會滑雪的,也是滑雪里最會治病的”。
▲圖源:中日友好醫院
3年訓練只為1分鐘抵達救援現場,“每一位滑雪醫療保障隊的醫生面臨的挑戰不僅是要在坡度70%左右的高山專業賽道上熟練滑行,也要擁有高超的救治技術?!敝腥沼押冕t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本屆冬奧會高山滑雪賽場滑雪醫生李銳告訴媒體:“我們幾十人中有20%的人受過重傷,有開放性骨折,包括鎖骨、肋骨、胸骨、脊柱骨折等都做了手術。但是,這些人都沒有放棄,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了手術、康復,又回到了我們的隊伍中?!?/span>
“鼓勵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三億人上去了,我們要保障三億人平安地下來?!北本┐髮W第三醫院麻醉科醫生白鵬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滑雪醫療保障隊的一名滑雪醫生。
04
2015年申辦成功后,同年12月就成立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以更全面、全力籌辦冬奧城市服務保障相關工作。
時至今日,中國按照“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積極統籌各類醫療資源,全力以赴做好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醫療保障工作的決心、信心與行動,已獲得世界各國頻頻點贊與喝彩。
▲圖源:攝圖網
那么,為籌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我們大約付出了多少財力和人力?據好醫生網不完全統計,2015年至今與冬奧會直接相關的110多條醫療健康中標信息進行分析,共涉及金額約9億元。
其中,中標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18日,相關部門已投入約3.15億元用于核酸采樣檢測服務和防疫物資的采購,單項采購金額最高達1.65億元。
另據招采數據,冬奧會直升機救援服務的直升機救援在延慶和張家口兩個賽區備勤部分的金額達1559萬元,執勤部分為3.5萬元/飛行小時。
盡管醫療服務保障很大程度上采用了資源調配的方式來滿足,但由于其中仍存在新建或升級改造,設備配置也成為重要環節。招采數據顯示,涉及冬奧會籌辦的衛生健康部門、醫療機構、公共衛生機構等用于器械耗材的采購達64個項目、4.17億元,所采購的600多種產品覆蓋了醫療機構各個科室。
此外,在數字化系統和產品方面,采購總金額約為4000萬元;滑雪醫生所需物資采購金額約840萬元。
當然,還有大量現有資源、企業免費支持或公益捐助等項目的「奉獻」同樣令人點贊,也無法在招采數據中通過金額數字來衡量。然而,無論是哪種類型,都體現了醫療健康行業每一個參與者的責任與擔當。
群星閃耀的賽場之外,這群默默的奉獻著力量與智慧的「可愛的人」,比如醫療保障人員,每一個人都了不起,都令人尊重!
北京2022年冬奧會,因為有每一個「可愛的人」而更加驚艷,更加精彩,向每一位幕后英雄致敬!
本號編輯轉載此文,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更多資訊,請前往唯邁醫療官網:www.www.preluber.com